提籃子是一個江湖黑話,通俗一點說是被中介、拼縫中間拔毛了,比如你購買一部手機,市場價1000元,但是你找不到賣手機的地方,或者是被人忽悠手機市場水深,可能買到假貨,我幫你找人買,結果你1100買了一部1000元的手機,行業內被稱之為提籃子。那么租車行業是如何提籃子的呢?
這就要從租車行業的產業結構說起,呼和浩特的租車行業的確水很深,據悉,呼和浩特登記在冊的租車公司不低于300家,準確數字無法得知,其中有一部分是專項服務的經營方式,只給特定的合作伙伴派車,不參與真正的市場競爭。而在市場中依靠散客運營的并且真正有車的只有十幾家,有近50加公司屬于皮包公司,自己沒車。
這些自己沒車的“租車公司”怎么經營呢,只能是依靠同行業的閑置車輛進行借調經營,雁過拔毛,見者有份,誰不賺錢誰不干,在淡季還好,車輛閑著也是閑著,租車公司少賺點,給拼縫扒皮的“租車公司”讓利一部分,顧客按照市場價就能租車了(事實上,淡季租車公司都有折扣),一旦到了旅游季節,車源緊張,租車公司之間往往是按照市場價格借調,如果你從沒車的租車公司租車,加價是必須的,宰你沒商量。
因此,來呼和浩特租車,一定要擦亮眼睛,選擇有實力的租車公司合作,尤其是旅游季節,小心被提籃子。